8年老亿乐社区赞最新下单网址:https://sq.mubail.cn ,请猛戳这里→点击跳转

作 者丨郭聪聪  

编 辑丨杨希 江佩佩

当在社交平台、二手交易平台上看到 "85 元充值 100 元话费 " 或 "7 折代缴电费 " 的广告时,你是否曾为之心动?这些看似实惠的 " 折扣 " 服务 ,实则背后暗藏着一条运作成熟的洗钱产业链,不知情的公众往往被动成为犯罪链条中的一环。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近期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借助 " 低价充值电费 " 的洗钱行为再次抬头,大额电费代充领域的折扣力度甚至低至 6 折——支付 3000 元可充值到账 5000 元电费 ,如此悬殊的价差背后,是不法分子利用公众贪小便宜心理设下的诱惑陷阱。记者也就此展开了调查 。

律师也进一步提醒公众,盲目贪图小便宜低价代充 ,轻则面临资金损失,重则可能面临账户冻结 、法律调查等风险。

记者实探:电费充值低至 6 折

相较于传统话费充值单笔数百元的金额,电费代充的单笔充值金额往往更大。尤其在夏季用电高峰期 ,商户用电需求显著增加 ,一次性缴纳上万元的大额电费订单屡见不鲜 。就有网友分享称,自家小型店面每月电费支出可达 3000 元,且每次都会一次性缴纳一季度的电费。这一情况很快被不法分子察觉并盯上 ,记者发现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因低价充电陷入麻烦的帖子明显增多。

一位网友就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她通过第三方渠道以 9 折优惠充值 9000 元电费(实际到账 1 万元),最近她接到供电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有人将电费充错到她的账户 ,需要她同意协助退款,如不同意将会报警处理 。在后续沟通中,工作人员透露 ,这些充值订单涉及诈骗资金。

充值3000元到账5000元?小心成为洗钱帮凶!网友爆料账户被冻结	,本金无法收回!  第1张

在该网友的评论区,也有许多网友共鸣。评论区多人反映,近期也有类似遭遇 。更令人担忧的是 ,除充值方外 ,还有受骗者表示曾被诱导替他人充值,在无意中协助完成了洗钱流程。

充值3000元到账5000元?小心成为洗钱帮凶!网友爆料账户被冻结,本金无法收回!  第2张

为探究其中的路径,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展开了调查。

记者在网络平台以 " 低价代充 "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后 ,联系到一名自称可提供 85 折充值服务的代充人员 。在记者表现出充值意向后,该代充人员随即介绍了其 " 上级代理 " 。这位上级代理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业务范围:全国范围内的电费、燃气费、水费及三大运营商话费均可提供代充服务。

令人警惕的是,实际提供的优惠力度远超最初宣传的 85 折 ,呈现出明显的 " 诱饵效应 "。具体优惠方案包括:充值 1000 元到账 1300 元(相当于 7.6 折) 、2000 元到账 3000 元(6.7 折)、3000 元到账 5000 元(低至 6 折) 。

充值3000元到账5000元?小心成为洗钱帮凶!网友爆料账户被冻结	,本金无法收回!  第3张

(代充人员发来的宣传图)

记者通过扫码,找到了名为 " 泰迪数字权益 " 的网店,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 ,话费代充被包装成为了 " 大润发 "" 沃尔玛 " 等大型超市的超市电子卡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充值金额与下单金额存在明显差异。

代充中介告诉记者,下单 "1080 元充值 1300 元 " 的购买链接 ,在充值到账后店家会再退还超出的 80 元,实际上相当于支付 1000 元获得 1300 元电费。代充人员告诉记者,下单时需要提供充值户号和手机号 ,且承诺 " 半小时到账,未到账原路退款 " 。

充值3000元到账5000元?小心成为洗钱帮凶!网友爆料账户被冻结,本金无法收回!  第4张

代充网店截图

一名关注洗钱犯罪的专业人士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种通过虚构商品交易、拉长资金流转链条的操作手法 ,实质上是为掩盖非法资金流向。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 "1080 元充值 1300 元 " 的交易链接中,该商品已售出 38 单 ,而商店主页面显示累计销量达 1 万 ,商店浏览量则突破百万。

洗钱运作解密:从 " 引流 " 到 " 洗白 " 的完整链条

在黑产链条中,诈骗团伙常以低价生活缴费为诱饵 " 引流 ",获取散户账号及信息 ,将其转化为非法资金 " 洗白 " 的通道 。

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邬佳伶指出,洗钱的核心操作逻辑在于资金转移需具备分散性与多样化,这就需要借助大量分散账户完成操作 ,而在多个平台 " 引流 " 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

在山东寿光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特大洗钱案中,犯罪分子就是通过超级 " 引流 " 方式累计了大量的客户。据报道,他们在二手交易网站 、短视频平台、微信朋友圈、社区团购群等发布广告 ,以低于市场价的 " 慢充话费 、电费、加油卡 " 为幌子吸引客户,收集到了大量订单 。在将消费者支付的资金扣除提成后,转给上游犯罪团伙 ,由其使用诈骗、赌博等非法所得资金完成充值,最终转移非法资金高达 11 亿元。

洗钱团伙利用供需两端的信息差构建起畸形闭环:一方面,普通用户被高折扣吸引 ,成为非法资金的 " 接收终端 ";另一方面 ,赌博平台 、诈骗团伙急需将违法所得 " 合法化 ",通过中间商发布充值需求,形成 " 用户贪优惠 、中介赚差价、黑产洗资金 " 的三方利益链条。

以赌资洗白为例 ,当这一端的消费者被低价充值引诱,以 85 元购买 100 元电费时,中间商会抽取 5 元佣金 ,转而将订单信息转给赌博平台 。与此同时,另一端的赌客也急于 " 洗白 " 非法资金,赌场就会通过中间商发布充值需求 。这时 ,中间商匹配双方订单,利用电费账户生成充值链接,赌客充值 100 元使消费者电费到账 ,赌场则获得 80 元 " 合法收入 ",整个赌资洗白流程就此完成。

据上述关注洗钱犯罪的专家介绍,整个过程听上去很复杂 ,但在智能化系统支持下 ,几分钟内即可完成从 " 赃款 " 到 " 合法电费 " 的转换。

值得警惕的是,黑产的引流手段呈现出极强的渗透力 。在网络平台的防骗提醒帖子下,仍有不法分子通过留言、私信等方式持续招揽客户。以 " 电费打折充值 " 为关键词搜索 ,相关账号数量多达数千个,且部分账号采用 " 公司活动价 "" 每月限购一次 " 等话术营造正规感,以图进一步降低用户警惕性。

此前江苏城市频道官微就曾报道 ,2025 年第一季度,仅在江苏省范围内已经发生了 261 起以 " 低价代缴电费 " 为幌子,实施诈骗和洗钱的案件 ,同比增长 620%,涉案金额达 120 万 。

一旦卷入面临多层次危害,重则面临刑!网友:代充优惠落空 ,本金也无法收回

参与低价代充的用户往往低估了潜在风险。邬佳伶就指出,代充中介实质上扮演着洗钱 " 开水房 " 的角色。所谓 " 开水房 ",是洗钱黑话中对资金拆分 、转移的中转站的称谓 ,其运作模式如同将一壶开水不断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 ,通过层层转账将非法资金 " 洗白 " 。

邬佳伶表示,普通用户一旦卷入,可能面临多层次危害:

首先是直接经济损失。若充值资金被证实为赃款 ,用户账户将被冻结,已到账的电费可能被依法追回。例如一位网友就发帖称,其代缴的多笔 1000 元电费因涉及诈骗案被公安机关冻结 ,不仅优惠落空,本金也无法收回 。此外,部分代充交易要求用户 " 确认收货后再付款 " ,看似保障资金安全,实则为黑产争取转移资金的时间窗口,一旦平台介入调查 ,用户往往投诉无门。

充值3000元到账5000元?小心成为洗钱帮凶!网友爆料账户被冻结	,本金无法收回!  第5张

图片来源:网友发帖

其次是账户与信用风险。邬佳伶表示 ,涉案用户的电费账户、银行卡可能被标记为 " 高风险 ",导致银行冻结账户、限制交易 。更严重的是,若被认定为 "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帮助 " ,可能触犯刑法第 287 条之二的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普通用户即使主观上不知情,也可能因配合公安调查导致生活不便,甚至被银行列入 " 失信名单 " ,影响房贷 、信用卡申请。

面对日益隐蔽的洗钱手段,监管部门与行业机构正加大打击力度。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企业已在用户告知单中明确提示 " 通过官方渠道充值,警惕低价代充风险 " ,并与公安机关建立涉案账户联动冻结机制 。2022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也会同公安部等 11 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增强反洗钱工作合力 ,严厉打击包括利用生活缴费账户洗钱在内的各类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8年老亿乐社区最新下单网址:https://sq.mubail.cn ,请猛戳这里→点击跳转